社科讲座进基层 抗战精神励前行
——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江苏・社科惠民”活动点亮九里街道红色课堂
发布日期:2025-11-16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点击量:
2025年11月14日上午,由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的“人文江苏·社科惠民”社科讲座基层活动,在徐州市鼓楼区九里街道办事处孤山社区大会议室成功举行。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顾丹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砥砺奋进新征程》为题,为现场百余名社区党员代表带来了一场兼具思想深度与情感温度的精彩讲座。
讲座伊始,顾丹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为情感锚点,通过播放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的视频,带领大家重温了那激动人心的时刻。随后,她邀请现场党员分享观看9·3阅兵时的感受,社区党员毕兴俊深情地分享了他作为预备役队员亲身参与80周年阅兵现场的难忘经历和内心澎湃的自豪感,他回忆道,“现场听着军乐、看着整齐的方阵,那种对历史的敬畏、对祖国的自豪油然而生,生逢盛世更要铭记历史,要把这份自豪和感动融入内心,带入日常的工作中”。毕兴俊的分享引发全场共鸣,不少党员频频点头,现场互动热烈而真挚。
讲座过程中,顾丹紧紧围绕主题从三个维度层层深入。她首先深刻阐释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所作出的重大贡献,通过详实的历史资料,论证了中国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的战略地位,阐明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深刻影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强调了这场伟大胜利永载中华民族史册的光辉地位。随后,她系统论述了如何从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中汲取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此部分匠心独运地以三首诞生于烽火岁月的红色歌曲为线索,将理论宣讲与艺术感染完美结合。在《保卫黄河》的雄壮旋律中,感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一决定因素;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铿锵节奏里,明晰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在《团结就是力量》的激昂歌声中,体会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这一重要法宝。歌声与理论交织,历史与现实对话,使听众在情感的共鸣中深化了对胜利之源的理解。当铿锵的旋律在会议室中奏响时,现场党员纷纷起立,跟着旋律齐声高唱,激昂的歌声回荡在礼堂的每个角落,将讲座氛围推向高潮。最后,顾丹以“三封家书”,讲述革命先辈“舍小家为大家” 的感人故事,让大家更真切地理解伟大抗战精神的内涵。
整场讲座内容丰富、脉络清晰,既有历史深度又有现实意义。通过影像、歌曲、家书等鲜活素材,让伟大抗战精神变得可感可触,引导现场党员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党员们纷纷表示,此次讲座让自己对抗战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未来将把这份精神力量转化为履职尽责、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为民族复兴贡献基层力量。
本次活动既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践行江苏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人文江苏・社科惠民’社科讲座进基层”的成功实践,也是马院大思政课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实践育人的重要路径。马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打造“大思政课”育人格局,发挥好社会服务的责任与担当,实现“以学传精神、以研促实践、以行惠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