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系启动"时光映爱·帧藏母恩"影像创作行动
五月的风裹挟着康乃馨的芬芳,艺术设计系的师生们正用专业视角重构母爱表达。在2025年母亲节来临之际,系团总支特别策划“时光映爱·帧藏母恩”视频征集活动,号召学子将镜头对准生命中的第一位女神,用影像艺术解构中国式母爱的深沉密码。
活动以“以爱为镜,定格她的光芒”为主题,设置两大特色创作赛道。在“妈妈的100种微笑”单元,要求学生建立“微表情数据库”,通过特写镜头捕捉母亲劳作时的汗中带笑、叮嘱时的无奈浅笑等细腻表情,并运用二维动画、动态字体等专业手法制作可视化图鉴。“声临其境”板块则侧重声音蒙太奇,要求采集厨房交响、睡前童谣等原生家庭白噪音,配合分镜脚本实现听觉记忆的视觉转化。这种将专业课《影视语言》《动态图形设计》知识融入亲情表达的设计,既检验专业能力,更重塑学生的情感认知体系。
虽然作品要求严格限定2分钟时长和MP4格式,但创作指引中特别强调“去表演化”原则。策划组负责人李老师解释:“我们要的不是技术炫技,是晨光里妈妈梳发时的银丝反光,是菜市场讨价还价时的方言尾音。”这种纪实美学导向,使得活动区别于普通视频比赛,成为一堂生动的家庭关系观察课。值得注意的是,提交机制采取班级推荐制,既保证作品质量,又避免加重学生负担。
在数字原住民一代的参与下,传统母亲节活动焕发新意。有班级尝试用AR技术让老照片里的母亲“走”出相框,还有团队将母亲年轻时的纺织动作转化为动态像素画。这些创作不仅留存了家庭记忆,更构建起代际对话的新语法。正如活动寄语所言:“当专业技法遇见赤子之心,那些被柴米油盐掩埋的母性光辉,终将在帧率与比特中重生。”